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介入心髒病學、介入神經放射學及介入血管外科領域的器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其在使用過程的表麵潤滑性一直是個難解的問題。當前廣泛利用聚合物作為血管內導管/導絲等器械的潤滑塗層,潤滑塗層包括親水性聚合物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以及疏水性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等,可以有效減少介入器械表麵摩擦,降低血管壁損傷風險,並防止血管痙攣及血栓形成。表麵潤滑塗層的應用擴大了介入器械手術治療範圍,減少了手術時間和成本,使各種創新的血管內技術成為可能,成為介入治療的重要工具。
然而近年來與血管介入產品塗層相關的並發症逐漸引起關注,聚合物潤滑塗層的使用可能會由於塗層與基底的粘著力不良或者血液流動等使其從器械分離或脫落,通過血液流動流向其他身體不問導致不良事件發生,並可能對患者康複產生重大影響。
一、塗層脫落的原因及危害
(一)塗層脫落的常見原因
機械磨損和化學降解是導致聚合物塗層脫落的主要原因。機械磨損是指介入器械與血管係統或其他器械相互作用,導致塗層聚合物結構內部以及聚合物和器械基底之間的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改變,當達到化學鍵能或分子間作用力閾值時發生斷裂導致聚合物與器械基底分離(刮落或剝落)。機械磨損通常發生在血管彎曲部位,以及硬化或狹窄血管需要進行多次血管插管嚐試時。化學降解是聚合物塗層結構內部的化學鍵以及聚合物與基底之間的化學鍵隨著與生理鹽水或脈動血液的長期接觸而減弱。
因此聚合物塗層成分及塗覆結合方式、塗層厚度、產品儲存條件、血管內操作頻率及熟練度、目標血管的解剖情況等,均可通過機械磨損和化學降解方式影響塗層的穩定性。
(二)塗層脫落的危害
塗層一旦脫落進入血液中,聚合物顆粒即有可能栓塞靶血管的遠端部分,或者通過體循環及肺循環栓塞心髒、肺、大腦和皮膚中的小型和中型血管。影響臨床結果的因素包括顆粒數量、顆粒大小、顆粒形態、受累器官。症狀性反應可能是自限性的,也可能導致局灶性或多灶性實質壞死,並因重要器官受累導致梗死、致殘甚至患者死亡。
有報道在心髒觀察到聚合物塗層栓塞導致心肌缺血和梗死,在大腦觀察到聚合物顆粒圓形增強病變及周圍水腫,聚合物栓塞真皮血管導致皮膚損傷,表現為斑點和紫色片狀物。組織病理學顯示,在相關部位動脈中有分層、顆粒狀、嗜堿性的外源性物質。這些栓塞物通常被炎症反應包圍(大量中性粒細胞,顆粒細胞或肉芽腫形成)。
二、相關產品監管現狀及科學評價的探索
(一)監管現狀
血管內導管/導絲等介入器械在歐盟及中國作為三類醫療器械管理,在美國作為二類醫療器械管理。目前,對帶塗層血管內器械的上市前評價要求包括評價器械表麵塗層潤滑性及穩定性。申請人基本按照自行製訂的方法進行塗層摩擦力以及穩定性的研究,監管部門通常會建議與已上市同類產品進行模擬使用評價其性能指標的實質等同性。然而,針對塗層脫落的直接危害因素——微粒,目前尚無標準方法進行檢測,未定義允許的尺寸閾值,也沒有嚴格定義在體外測試中產生顆粒的總體允許限製。
實際上,血管內器械的微粒一直是監管重點。目前對微粒的關注主要在於控製生產環境、工藝過程以及產品包裝引起的微粒。現階段關於產品的微粒控製普遍沿用了各國藥典中對於小規格注射液的標準,即在光阻法下每個供試品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600粒,而在顯微計數法下每個供試品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3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過300粒。
但是該微粒的評價方法未考慮脫落微粒的具體類型,並不能單獨通過該測試結果反映帶塗層產品臨床應用時脫落導致微粒的真實情況。塗層脫落帶來的聚合物微粒栓塞將這一類問題提升到新的關注高度。
(二)科學評價探索
如何科學指導血管介入產品潤滑塗層的評價和風險控製,基本環節在於通過建立分類評價的思路,製定業內認可的標準方法、設定可接受的微粒評價指標,在不影響塗層潤滑性能的基礎上構建閉環的評價證據鏈。
1、分類評價的意義
塗層的穩定性及潤滑性評價都涉及測試周期(或稱為測試次數),也就是評估產品在經曆幾個測試周期/次數後仍然能保持塗層的完整性及潤滑性。離開模擬測試周期/次數去看這些指標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而測試周期/次數的設定尚無標準,分類評價即對於不同作用部位以及不同適用範圍的產品,在進行塗層穩定性評估時,建議結合臨床實際製定不同的模擬測試周期/測試次數。例如血管內導絲在血管中操作時間、操作次數會遠多於經導管主動脈瓣修複(TAVR)裝置;用於迂曲冠狀動脈及神經血管的導絲以及用於狹窄病變的產品,可能在反複通過迂曲狹窄時造成塗層摩擦脫落的風險相對較高。因此宜根據臨床使用部位解剖特點及使用過程等具體情況對產品潤滑塗層的脫落風險進行分類考慮。
2、塗層厚度的考量
目前各種塗層評價均未考量一個重要的因素——塗層厚度,塗層厚度不是越厚越好,相反,在滿足潤滑條件下較薄的塗層能降低塗層在血管內脫落的風險。通過確定可能的最大循環計數來測試塗層的耐久性。比較循環計數與預定的耐久性標準,以評估器械上的塗層用量。明顯高於器械耐久性標準的循環計數可能是過量塗層的指示。
3、微粒評價
由於液體浸泡及使用過程中的摩擦是導致塗層脫落的主要因素,建議在模擬使用後評估塗層的穩定性,穩定性能的驗證可與微粒評價進行聯合評估,對於驗證結果應基於預期用途討論塗層脫落以及產生微粒是否可接受並給出合適理由。模擬使用應能代表臨床最嚴苛的使用環境,並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預處理,在模擬使用後收集微粒用顯微計數法不溶性微粒儀檢測並進行量化,包括微粒粒徑及數量、微粒各區間的分布特征,量化的方法應經過驗證;同時獲得顆粒的形貌以及類別,幫助分析顆粒的真實來源,為提升產品品質提供幫助。
電話
微信掃一掃